台灣的飛鼠家族成員共有3種,分別是白面鼯鼠(Petaurista alborufus)、小鼯鼠(Belomys pearsoni)和大赤鼯鼠(Petaurista philippensis),牠們雖然通稱為飛鼠,但是在分類上和赤腹松鼠(Callosciurus erythraeus)、長吻松鼠(Dremomys pernyi)與條紋松鼠(Tamiops swinhoei)等一起被合併歸類為嚙齒目松鼠科的成員
作者 : 林文隆 曾翌碩
附檔 : 鼯鼠觀察紀實
Wild Bird Rescue Institute of Taichung
本網誌為台中市野鳥救傷保育學會, 主要工作為救傷與成果分享,歡迎各位先進共同討論與指教
台灣的飛鼠家族成員共有3種,分別是白面鼯鼠(Petaurista alborufus)、小鼯鼠(Belomys pearsoni)和大赤鼯鼠(Petaurista philippensis),牠們雖然通稱為飛鼠,但是在分類上和赤腹松鼠(Callosciurus erythraeus)、長吻松鼠(Dremomys pernyi)與條紋松鼠(Tamiops swinhoei)等一起被合併歸類為嚙齒目松鼠科的成員
6/27接收的彩鷸已幾乎完全成長, 體重從 8.5g 增加到 8/9 的 89g , 約為10倍. 性別為雄性. 成長照片到此告一段落, 請指教 . 6/28
7/1
7/5
8/9
8/9
8/9
8/9
8/9
貓頭鷹巢箱復育; 繼領角鴞, 黃嘴角鴞後又一重大突破
學會的貓頭鷹巢箱計畫又踏入新的里程碑
針對台灣貓頭鷹的巢箱復育計畫 , 除已頗具成果的領角鴞外 , 最小型的鵂鶹也在今年獲得進展 , 學會於 7/1 藉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 , 公佈此一訊息 , 預計在這幾天內刊出 , 請大家大大的注意 , 並給予大大的支持與鼓勵 . 相關照片於報紙刊出後再 po .